导读:近年来,交通安全事故等居高不下,也占儿童意外伤害的首位。刑事附带民事案件面临的“执行难”问题也是长期困扰司法系统的老大难问题。如何加大拒执罪的惩治力度,为彻底解决执行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严惩侵权类案件抗拒执行的肇事者,最大限度挽救伤者生命,守护每一个孩子平安回家,也成为了推进司法公平正义、推动平安中国法治建设的热门议题。
近年来,交通安全事故等居高不下,也占儿童意外伤害的首位。刑事附带民事案件面临的“执行难”问题也是长期困扰司法系统的老大难问题。如何加大拒执罪的惩治力度,为彻底解决执行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严惩侵权类案件抗拒执行的肇事者,最大限度挽救伤者生命,守护每一个孩子平安回家,也成为了推进司法公平正义、推动平安中国法治建设的热门议题。
2018年10月,为生命让路的小宇泽千里救援的故事牵动了千家万户的心,小宇泽离世后,宇泽妈妈为实现孩子生前做医生的愿望,进行了角膜捐献,给两个孩子带去了光明,将生命与爱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并捐款发起设立宇泽慈心。7年来“宇泽慈心-让孩子平安回家”慈善爱心活动传递到近30个省份,但案发至今7年以来,违法超速驾驶机动车且撞人后不履行救治义务的肇事司机至今没有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引起网民极大的关注,“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就此发声,引发各界关注。

时年跨越三省接力让出生命通道全力救治小宇泽的视频画面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警方于2023年11月25日对肇事司机任某纲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以下简称“拒执罪”)进行了刑事立案,赛罕区人民检察院作出批捕决定,并向赛罕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肇事司机拒执案于2024年1月、3月份两次在呼市赛罕区法院开庭审理。检察院依据判决生效后嫌疑人任某纲故意隐匿、转移财产,在有能力履行却抗拒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等多项拒执行为,提出了有期徒刑1年的量刑建议。
根据最高院、最高检(两高)2024年发布《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4)13号)
一是明确案外人帮助隐藏、转移财产,可以共同犯罪追究刑事责任。《解释》规定,案外人明知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与其通谋,协助实施隐藏、转移财产等拒不执行行为,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论处。
二是是明确从重、从轻情节。关于从重情节,《解释》规定,拒不执行支付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判决、裁定,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三是明确判决、裁定生效前隐藏、转移财产的,可以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解释》规定,行为人为逃避执行义务,在诉讼开始后、裁判生效前实施隐藏、转移财产等行为,在判决、裁定生效后经查证属实,要求其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可以认定其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