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情报
Business Intelligence

时政要闻 News

《营商参考》征稿遇冷:破除信息“冷灶台”   点亮地方实践“星光”

来源:本网 | 作者:康桥 | 发布时间 :2025-07-10 | 92 次浏览: | 分享到:

  · 政策反馈“回路阻滞”,精准施策遭遇障碍: 地方鲜活、真实的实践经验和面临的具体挑战,是上级部门科学决策、精准施策不可或缺的“源头活水”和“基层透镜”。真实有效的基层信息上传渠道不畅,如同神经网络反馈失灵,可能导致政策制定者难以掌握最接地气的实情,出台的政策就可能存在“水土不服”的风险。只有打通地方经验向上流动的“毛细血管”,才能确保宏观政策的制定更精准、更有效,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政策生命力,源于其与大地脉搏的同频共振。

  点亮星光:构建经验共享新生态

  打破《营商参考》征稿遇冷的困局,点亮地方实践的璀璨星光,需要杂志自身、地方部门及更广泛治理体系的协同发力,共同构建一个开放、信任、高效的地方经验共享新生态。

  · 《营商参考》:主动破壁,精诚搭桥

  o 信任为先,权威筑基: 清晰阐明杂志的主管主办背景、办刊宗旨、权威性和影响力。通过权威渠道(如联合发文)重申征稿意义,提升公信力。主动展示过往刊发的高质量稿件及其产生的积极社会影响,用事实说话。

  o 精准滴灌,服务前置: 避免“大水漫灌”式群发征稿函。深入研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职能特点和潜在亮点,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选题建议和撰写指导。可设立“选题顾问”机制,点对点沟通,帮助部门挖掘、梳理自身有价值的实践案例。变“向你要稿”为“帮你出彩”。

  o 赋能减负,价值显化: 提供稿件模板、案例解析等实用工具包。探索与权威机构合作,将优秀稿件成果纳入相关评价体系或作为地方经验推广的参考依据,显著提升投稿的“附加值”和吸引力。让投稿从“负担”转化为“显绩”。

  o 渠道疏通,反馈闭环: 确保沟通渠道畅通有效。设立专人专线负责征稿咨询,及时、专业地回应疑问。建立规范的审稿、用稿流程,及时向投稿单位反馈结果,无论采用与否,均给予尊重和专业回应。让投稿者感受到被重视。

  · 地方部门:转变观念,拥抱发声

  o 破除心障,主动作为: 深刻认识到总结、宣传优秀工作经验不仅是“宣传”,更是梳理工作思路、提升治理能力、展示地方形象的内在要求。将其视为履职尽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额外负担。主动拥抱这一提升能见度和影响力的机遇。

  o 机制保障,责任落肩: 明确内部牵头部门或责任人,统筹协调经验总结和投稿工作。将高质量的经验总结、信息报送纳入相关工作考核或激励机制,从制度上予以保障和引导。打破部门壁垒,建立高效的内部协作机制。

  o 锤炼内功,夯实底气: 最根本的,是持续聚焦主责主业,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下真功夫、出新招、求实效。只有扎扎实实的工作和经得起检验的成果,才是最有说服力、最有价值的宣传素材。以实干实绩筑牢发声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