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提出的方案,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给了我们一个重生的机会。”企业负责人很感慨。
经多轮磋商,各方实现和解。法院裁定认可和解协议后,企业不久即获得一份500万元订单,经营逐步走上正轨。
该案是黄石法院通过和解成功审结的首例破产案件。
“破产和解程序有着‘程序灵活、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的功能优势,助企纾困的同时,能够推动破产衍生诉讼多元化解,有效保障债权公平兑现,成功激活市场新动能。”阳新县法院破产审判团队负责人刘细刚说。
黄石法院持续推动破产审判工作创新,探索破产重整优化机制,建设“执破融合”常态机制、破产审判简易审机制,构建“党委、职能部门等‘府院联动’一体,团队、数据等专业力量一体,审查端口前移、繁简分流等‘立审执破’一体,设立专项资金、争取专项考核等监督管理一体”破产重整工作新格局。
据统计,2023年以来,黄石法院共审结破产案件22起,其中包括涉322户购房者的阳新岚鑫房地产破产案、涉70起案件的阳新信捷公司“执破融合”案、大冶金湾实业与金湾酒店合并重整案等。
聚势而强
没签书面合同、未约定付款期限,尾款迟迟未到账。面对混凝土公司“赖账”,设备出租公司将其诉至法院。
收到案件后,黄石市西塞山区人民法院决定将纠纷流转到商户所在地的民营经济纠纷调解工作室。在工作室法官和调解员多方努力下,双方顺利达成分期付款调解协议。
“真是我们的‘娘家人’,在‘家门口’帮我们解决了难题。”设备出租公司负责人连声道谢。
8月2日,西塞山区法院联合区工商联成立西塞山区民营经济纠纷调解工作室,分别在位于黄石城区主要商圈的澄月商会、上窑商会以及工业园区商会3处驻点挂牌,全面开展辖区内诉调对接工作,将调解服务送到民营企业“家门口”,服务打造“无讼商圈”。
近年来,黄石法院深入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行全方位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对内,黄石法院引入人民调解组织、商事仲裁调解中心、涉企行政主管部门等解纷资源,推动诉调对接,为企业提供更低成本、更高效能的解纷模式。
对外,黄石法院积极延伸司法职能,依托综合治理中心、行业商会、金融机构等建立商事纠纷、金融纠纷、知识产权纠纷等特色诉调对接法官工作室、联络点、巡回审判点,积极搭建法企直连通道,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点单式”服务,定期上门“体检”“诊疗”,防范化解企业涉诉风险。
黄石法院持续构建全流程信用预警帮扶机制,通过“风险告知-失信预警-信用帮扶-信用修复”链条式施行,实现对涉企被执行人正向激励,促进了自动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