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情报
Business Intelligence

时政要闻 News

广西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广西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4-12-09 | 21 次浏览 | 分享到:

  会上,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新闻发言人赵志军,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罗绍华,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罗卫东,自治区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梁和民,分别就本系统本部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审判机关

  今年以来,全区法院执结涉企案件11.1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09.59亿元

  加大执行力度确保有财产案件执行到位

  打官司难,执行更难,及时兑现胜诉权益成为市场主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赵志军介绍,今年以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部署在全区法院开展“桂在执行·惠企暖企”执行专项行动。

  广西法院系统严厉打击各种失信和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加大强制执行威慑和财产处置变现力度,确保有财产案件执行到位。今年1月至10月,全区法院共执结涉企案件11.1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09.59亿元,同比增长16.44%。推行失信惩戒预警提示和宽限期制度,对履行完毕的被执行人及时进行信用修复,失信惩戒更加规范精准。今年以来,全区法院发布失信企业次数同比下降31.45%;对3.2万多件案件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前进行预处罚告知;推动2.7万多件涉企案件达成执行和解,同比增长72.6%。加大执行破产融合工作力度,通过破产或重整解决一批执行不能案件,全区法院对171家被执行企业启动“执行转破产”程序,涉及执行案件3624件。对涉企案件推行异地法院交叉执行4300多件,解决一批重大复杂执行案件。

  办理破产是评估一个地区营商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2023年以来,广西法院系统充分发挥破产审判拯救和出清双重功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10月,全区法院共审结破产案件391件,同比增长14.32%,案件平均办理周期压缩至189天,涉及债权总额521.2亿元,盘活资产总额106.6亿元。据了解,自治区高院不断深化政府和法院联动机制,联合24家区直单位协同处理企业破产处置工作问题,妥善解决破产审判涉及的职工安置、税务处理、信用修复等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坚持延伸帮扶与解决发展难题相结合,构建企业风险有效防范机制,降低破产风险。

  检察机关

  全区检察机关组织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突出对插手经济纠纷、违法查扣冻等行为加强监督

  以强有力监督服务高质量发展

  今年全区检察机关组织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突出对插手经济纠纷、违法查扣冻等行为加强监督,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罗绍华介绍,今年以来,全区检察机关对涉企刑事案件适用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情况进行专门审查457件,依法监督纠正侦查机关超范围查扣冻案件48件。排查久办未结的涉企刑事“挂案”53件,清理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后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批准逮捕或审查起诉的案件5005件。依法起诉利用“空壳公司”犯罪案件49件。起诉危害生产安全犯罪58件103人。排查安全生产“亡人事故”案件586件646人,监督行政机关移送线索151件,提出检察意见16件。同时,加强对涉企行政诉讼监督行政生效裁判案件和行政违法行为的监督;办理涉企案件254件,为国家和企业挽回损失1000多万元。积极开展公益诉讼监督,办理涉企公益诉讼案件82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