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情报
Business Intelligence

时政要闻 News

从“看路况”到“智出行” 物联感知开启鹤壁智慧交通新征程

来源:鹤壁 | 作者:许培军 | 发布时间 :2025-07-18 | 34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网讯(许培军)在鹤壁的智慧城市图景中,智慧交通如同一条跳动的“数字脉搏”,从路况监测到信号调控,从停车引导到违停治理,物联感知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让交通管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服务”,以科技为笔,勾勒出高效、有序、温暖的出行新场景,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科技对生活的贴心赋能。

  感知全域路况,路网“眼观六路”更精准

  物联感知技术为智慧交通装上了“感知触角”。7000余根智慧合杆搭载雷达、高清摄像头、信息发布屏等设备,实时回传城市行人与车辆信息,结合杆载传感器,形成了对道路车流、路况、车辆行为的全方位感知体系。

  “之前我每天在兴鹤大街散步,总见路边立着带摄像头的杆子,却不知道它们是干啥的。直到后来才明白,这些智慧合杆能实时‘盯’着路上的动静。难怪现在堵车少了,路边乱停车的也少了。”7月8日,市民赵先生说起智慧合杆的作用深有感触。

  这套物联感知系统如同为交通装上了“全景监控眼”,能够精准识别车辆行驶轨迹、违停等,让路况与车辆行为尽在掌握。

  捕捉车流变化,信号灯“随机应变”更顺畅

  物联感知的实时数据,让红绿灯有了“灵活大脑”,不再是固定时长的机械重复,而是能够随车流变化灵活调整的“智慧指挥官”。淇滨区兴鹤大街、泰山路等主干道的自适应信号灯就像长了眼睛,路边的设备能实时看到路口有多少车、排了多长队,车多就自动延长绿灯时间,让更多车通过;车少就缩短绿灯时间,避免空等,让通行更顺畅。

  在此基础上,绿波通行带更是让信号灯学会了“配合”。它能算准车流通过一串路口的时间,让相邻的红绿灯“打配合”。高峰时段,经雷视拟合与数字孪生技术优化后,兴鹤大街平均行车时间从25分钟缩短至13分钟,绿波通行带让主干道平均车速提升35%。“以前送孩子总被红灯堵,现在信号灯好像能‘看懂’车流量,‘猜透’车多车少,一路顺畅多了。”市民刘女士对这种智能调控赞不绝口。

  监测车位信息,停车“精准引导”更省心

  “找车位绕三圈”的烦恼,在鹤壁正逐渐成为过去。兴鹤大街等重点路段的停车引导系统,通过地面传感器实时采集路侧及停车场的空余车位信息,经系统汇总后同步显示在智慧合杆的停车引导屏和导航软件上,司机根据指引最快3分钟就能找到空车位,大大改善了找车位造成的道路拥堵。

  与此同时,物联感知系统的AI算法还在悄无声息地治理违停。当车辆占用消防通道、主干道或禁停区域时,智慧合杆的摄像头会快速捕捉并自动识别,相关信息实时推送至城市事件中心,由交警部门及时处置。“跟着智慧引导屏找车位,逛商场再也不用绕圈,道路也通畅多了。”市民张女士的话道出了智慧停车带来的便捷。

  从数据采集到智能服务,物联感知技术让鹤壁智慧交通不断升级,从“看得见路况”到“用得好数据”,让每一次出行都充满“恰到好处”的温暖。随着技术升级,这份便捷还将持续延伸,让城市出行更具智慧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