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军)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企业创新,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打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为企业保驾护航,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要任务。
一、营商环境的内涵与重要性
(一)营商环境的内涵
营商环境是指企业在设立、运营、发展等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条件和环境的总和。它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政务环境涉及政府的服务效率、政策透明度、行政审批流程等;市场环境包括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市场秩序等;法治环境涵盖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司法公正性、知识产权保护等;社会环境则包括社会信用体系、公共服务水平、社会稳定性等。
(二)营商环境的重要性
1. 激发市场活力: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率,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从而促进市场繁荣和经济活力。
2.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的营商环境有助于吸引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3. 增强区域竞争力: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吸引力。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项目落地。
4. 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完善的法治环境和公正的司法体系能够有效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强企业的安全感和信心,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二、当前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政务环境方面
1. 行政审批流程繁琐:部分地方行政审批事项多、流程复杂、时间长,企业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仍然存在,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时间成本。
2. 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优惠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企业难以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
3. 政府服务效率不高:部分政府部门存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等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办事体验和满意度。
(二)市场环境方面
1. 市场准入限制多:一些行业和领域存在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限制了企业的进入和发展,不利于市场竞争和创新。
2. 市场竞争不充分:部分行业存在垄断现象,市场竞争不充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3. 市场秩序不规范:一些地方存在假冒伪劣、价格欺诈、不正当竞争等市场秩序问题,损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市场信誉。
(三)法治环境方面
1. 法律法规不完善:部分领域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存在法律空白或模糊地带,给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2. 司法公正性有待提高:个别地方存在司法不公、执法不严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和社会公平正义。
3.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时有发生,维权成本高、周期长,影响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市场竞争力。
(四)社会环境方面
1.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信用信息共享不足,失信惩戒机制不完善,影响了企业的信用评价和市场信任。
2. 公共服务水平不高:部分地方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影响了企业的人才吸引和员工的生活质量。
3. 社会稳定性问题:一些地方存在社会治安、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安全感。
三、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政务环境
1.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模式,提高审批效率。加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掌上办,方便企业办事。
2. 加强政策落实监督:建立健全政策落实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评估,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对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和人员进行问责,提高政策执行力。
3. 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完善市场环境
1. 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限制,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建设。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企业开办流程,激发市场活力。
2. 促进市场竞争:加强反垄断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鼓励企业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市场竞争多元化。
3. 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价格欺诈、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市场监管长效机制,提高市场监管效能,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
(三)强化法治环境
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经济领域立法工作,完善企业经营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企业的权利和义务,为企业经营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提高企业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2. 提高司法公正性: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效率。建立健全司法监督机制,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确保司法公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
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权行为。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降低企业的维权成本,提高维权效率,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四)改善社会环境
1.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提高企业的信用意识和诚信水平。
2.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公共服务投入,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高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企业员工的生活环境,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
3. 维护社会稳定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健康安全。
四,打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各级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企业要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社会各界要共同参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保驾护航,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