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1名工作人员和律师专岗坐班,企业可随时申请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等公共法律服务。不仅如此,涉企公共法律服务窗口还有“文书模板”“费用计算”等模块,方便企业撰写起诉状、计算诉讼费等。若企业需要法律咨询,还可与律师一对一咨询,“一站式”解决涉企法律问题。
▲株洲市渌口区“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站”授牌现场
株洲市渌口区司法局则是立足“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站”,整合司法行政涉企服务职能,为企业提供包括法律咨询、法律培训、合规指导、法治体检、法治宣传、协助维权在内的“成长式”“普惠+定制式”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
此外,在园区开设“1+1”(1名专家调解员+1名专职调解员)涉企纠纷调解工作室,打造涉企纠纷案件化解“快车道”。开通“小微企业法律咨询专线”,通过制作发布“法治体检”电子问卷、建立微信法律咨询群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提供“远程式”在线服务。
主动问计问需,精准纾困解难,订单式、点穴式、“一对一”的法律服务,为企业健康发展按下“加速键”。
强化执法监督,市场环境更“优”
行政执法工作最为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也是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必要条件之一。
为进一步强化涉企行政执法监督,拓宽行政执法监督渠道,6月14日,浏阳市司法局组织党外人士及行政执法监督员前往大瑶镇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开展调研。
将商会作为联系点,是浏阳市行政执法监督试点工作的创新探索,初步登记受理了400多家商会会员企业有关行政执法方面的投诉举报、意见和建议等,并及时反馈处理。同时,采取涉企“执法监督+法律服务”模式,通过以案释法、普法小视频、法治体检的形式,为企业提供高效的法律服务。
“商会成立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联系点后,企业维权渠道更广了,企业享受的法律服务更多了。”浏阳市烟花爆竹总会副会长、大瑶镇花炮产业商会秘书长王贤凤介绍到。
在湘潭市岳塘区,某企业因未对收集的厨余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受到城管执法部门行政处罚。岳塘区司法局会同岳塘区法院、检察院,邀请相关业务专家,专题研讨这一行政处罚案件,依据相关规定并结合案件情节建议对涉案企业予以减轻处罚。这是岳塘区司法局创新完善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监管方式的一个缩影。
为了助力执法环境明确“尺度”、更有“温度”,岳塘区司法局将行政执法部门落实柔性执法的情况作为执法评议的重要评价指标,强调执法办案过程中的释法说理。与检察机关建立执法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强化入企执法监督管理,防止“任性执法、同案不同罚、过度处罚”等不规范情形,积极推进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扫码入企”备案工作,建立涉企问题投诉举报渠道,公开受理企业对行政执法的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