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情报
Business Intelligence

时政要闻 News

昆山:20年蝉联县域经济“第一城”的奥秘

来源:昆山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4-12-09 | 16 次浏览 | 分享到:

  今年对于昆山而言意味特殊,既是撤县设市35周年,也是自筹资金创办开发区40周年。

  “敢为人先”的进取心如同基因深植昆山。每年秋风起时,大闸蟹上市,以阳澄湖声名最著。生长于湖边的昆山人特别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在江苏首个引进外商独资企业,开具全国第一张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增值税发票,近期开通国内首条跨省定点低空载客运输航线……

  10月10日,工人在位于昆山的三一重机微挖智能工厂内作业。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以制造业见长的昆山,曾被誉为“超级代工厂”。但作为一个“不安分的灵魂”,昆山不仅拒绝被定义,更拒绝躺在舒适圈。昆山“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最新案例,是被国际咖啡品鉴者协会认定为“国际咖啡产业之都”。

  不产咖啡豆,也不算咖啡主要消费区,但昆山利用东临上海、西依苏州,南北贯通的独特区位优势,叠加完备的产业体系、便利的贸易流通,通过不断补链延链、完善产业生态,目前已集聚国内外40余家头部企业,拥有全国60%的咖啡生豆烘焙量和超过六成的生豆进口量。

  如今,昆山坐拥3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500多家咖啡店。科创风与咖啡香交融,令城市散发出强烈的现代气息。

  “小块头”释放“大能量”的底层逻辑

  在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智能设备摄像模块生产车间作业(10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作为首个设在县级城市的国家级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高手云集的国家级经开区比拼中,位居第四。

  一个县级城市,持续爆发出高于城市能级的强大能量,昆山究竟强在何处?

  昆山是“长期主义者”,坚信市场的力量,懂得产业、舍得投入、等得成长。

  昆山市商务局局长杨波说,昆山切入新赛道绝不盲目跟风,而是因地制宜、顺势而为。近年来,新能源等赛道火热,昆山并未贸然入局,而是仔细比较研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力方向。

  戴上AR(增强现实)眼镜,千里之外的专家团队就能获取“第一视角”,在线解决设备故障。由亮风台(昆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这项技术,已被三一重工等企业使用。亮风台所在的昆山元宇宙产业园,目前已有60余家企业入驻。

  “无论是光电显示、新型材料、智能终端制造,还是海量计算的需求,元宇宙与昆山现有产业链高度契合。”杨波说。

  在位于江苏昆山的马斯特模具有限公司,自动化机械臂在喷嘴标准件车间自动化生产线作业(10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今年以来,“低空经济”频上热搜。而昆山早已在该领域潜心打磨4年,基本形成了“设计研发+核心零部件”“机体结构件+整机制造”“运营服务+应用领域”的完整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