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纪委监委的督促下,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扛起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发挥牵头作用,有序推进排查起底、存量欠账清理、化解新增线索等工作,结合实际采取重点推进小额拖欠线索清偿、分类化解大额欠款等举措,系统推动全省化解拖欠企业账款工作深入开展。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共化解欠款投诉线索1164件,涉及金额超亿元。河源市东源县纪委监委针对某镇政府拖欠某环境科技企业处置固体废物费用1800多万元的问题,推动镇政府与相关非法倾倒固废的责任公司达成赔偿协议,已为企业追赔1376万元。梅州市五华县某保洁服务公司是当地一家小企业,由于某镇中心卫生院长期拖欠其28万余元账款,面临很大经营风险,经督促整治后欠款得到清偿。
日前,某国内知名服装上市公司在东莞市中标700多万元标的的服装团购项目。此前,该企业负责人曾向有关部门反映,在东莞投标时,有的招标单位在招标书中设置了倾向性、限制性条款,导致他们公司屡投不中。东莞市纪委监委加大力度惩治政商勾连腐败问题,开展行政审批窗口“微腐败”整治,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招投标市场生态好转。
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广东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限制竞争条款多问题,大力纠治招投标领域乱象,维护市场公平正义。佛山市纪委监委按照省纪委监委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领导干部插手干预、评标专家收受贿赂等问题,今年以来共留置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人员69人,重点查处的顺德区原区长区某明、市投资控股集团原董事长刘某林等,都涉及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湛江市纪委监委牵头协同公安、发改、自然资源、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部门开展招投标乱象整治,严肃查处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及腐败等问题,立案查处公职人员35人。江门市纪委监委严肃查处蓬江区城管局黄某山要求招标代理量身定制招标文件,帮助特定关系人中标,收受好处费174万元的问题。
查是基础,改是关键。广东省纪检监察机关针对查办案件中发现的制度漏洞、监管盲区、监督难点等,推动相关部门单位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佛山市纪委监委向市委建议将深化招标投标制度改革纳入全市重点改革任务,推动出台相关系列制度,强化对“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招标代理、监理”五类关键人群和招投标事项权力集中部门、关键岗位的监管。湛江市纪委监委针对查办案件中发现的招投标领域行政监管人员缺位、失职渎职等问题,制定招投标领域行政监管人员监督办法,明确责任追究情形,建立监管人员信息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同时推动市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升级优化,工程项目全领域电子化交易,全流程线上操作,全流程信息留痕。